山西小额贷款公司整改风暴来袭,史上首次大规模现场检查将于4月启动。
昨日,山西省小额贷款公司现场检查工作会在太原召开。会议透露,4月初,省金融办将牵头山西省小额贷款公司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在全省范围内对150家小贷机构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现场检查,并成立现场检查工作领导组,保证检查顺利开展。“目前,我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总体健康有序,为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中小企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山西省金融办主任郭保民表示,此次检查是省政府对地方金融风险摸底和依法监督管理的一次重大举措,也是小额贷款联席会议第一次联合执法。目的旨在引导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规范经营,整顿行业秩序,建立健全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其健康发展。“此次现场检查要真正关闭一批不规范的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树立影响。”郭保民强调。
小贷整改临门
2011年12月,山西省金融办在太原召开全省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工作座谈会,对全省小额贷款公司部署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检查,时间从去年年底至今年4月。
在前期各市小额贷款公司自查基础上,昨日,山西省金融办再次召开会议,部署对全省小额贷款公司的现场检查。
此次被检查机构多达150家,检查时间持续近两个月,“地毯式”的检查被视为山西省小额贷款公司史上首次大规模现场检查。
据悉,此次150家检查对象的选定,是根据省金融办现场检查小额贷款公司主要筛选指标,并结合地区分布筛选出的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小贷机构。
上述筛选指标包括12项,主要涉及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资本抽逃等现象行为;存在高利贷行为,以及向房地产或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限制发展的行业或面临淘汰的产品生产企业发放贷款现象等情况。
“对民间金融机构监管的风险意识一刻也不能停留,风险意识必须放在首位,一旦出现风险,金融系统性风险就随即产生,5年都缓不过劲儿来。”郭保民强调,对不规范的小额贷款公司检查要毫不手软,发现问题的立即清理出去。
根据前期各市审批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据山西省金融办未进行备案登记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山西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将近533家,全国为 4224家,约占全国总量的12.4%,注册资本在284亿元。
为保证现场检查效果,省小额贷款公司联席会议成立现场检查工作领导组,检查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金融办。采取由省金融办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银监局、省工商局、省公安厅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检查组组长,11个地市小额贷款公司主管部门协助参与,委托中介评级机构和律师事务所进行专业评价,开展检查。
摸底地方金融风险
作为全国首批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省份,我省小额贷款公司从2005年开始试点,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日升隆”和“晋源泰”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其创造的“山西模式”迅速在全国推广。
由于无统一监管部门、多头监管并重,加上审批门槛低、行业发展前景被看好,近年来山西各地民资上马小额贷款公司热情高涨,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如雨后春笋般,呈如火如荼之势。
此前,山西小额贷款公司由于缺乏统一监管,各市的监管部门有的设在金融办,有的设于财政局,有的设在人民银行在当地的分支机构,也有的尚无主管部门,在准入门槛、审批流程等方面,监管差异也相当大。
据省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05年最先筹建2家小额贷款公司以来,2006年、2007年两年间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设立为零,2008年新增9家,2009年后开始加速发展。其中,2009年一年设立114家,2011年设立224家。
从小额贷款公司的分布地区而言,忻州、太原、朔州数量较多,占到全省总数的68%。
多头监管之下的迅速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后遗症开始逐渐暴露,我省个别小额贷款公司高息吸收存款、高息发放贷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参与非法集资等违规问题时有发生。
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以温州老板为代表的“跑路潮”开始在江浙地区蔓延,使民间借贷风险再次被予以高度关注。
但由于与温州中小企业的本质不同,郭保民认为,我省发生“温州现象”的几率较小。“山西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总体健康有序,在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和扶持个体工商户等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金融工作会中对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要求的强调,以及近期周边省份爆发的民间金融机构违规经营等风险事件,对我省地方金融风险管理再次敲响警钟。
无论如何,监管之手必须及时对地方金融风险防患于未然。
于去年5月成立的山西省金融办,成为全省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部门,结束了此前山西小贷机构无统一监管部门的现状。
成立伊始,山西金融办频频出台监管新政。先是于去年11月出台了针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纲领性文件,由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和规范全省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简称 “88号文件”),要求各市立即暂停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审批工作,并对已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合规性检查。
为了彻底摸清全省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现状,优胜劣汰,打击非法经营活动,引导其规范发展,此次,省金融办再次出台新政,决定在各市主管部门自查的基础上,对全省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现场检查。
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评
为了保证检查效果,此次检查,山西省金融办将引入第三方独立专业机构进行专业评价,检查结束后出具专业的法律文本,为检查定性提供有力依据和法律支持。
记者了解到,此次检查将委托山西中略律师事务所、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等实力较强的机构,聘用有资质的律师及注册会计师,对小额贷款公司合规经营和风险管控情况进行评价。
另外,郭保民介绍,此次检查被抽调的干部,均为政策水平较高、现场检查经验丰富的干部,在检查期间全部脱产办公。
为最大程度保证检查实效,郭保民透露,省政府还为中介结构检查期间的用餐等费用列出专项资金,严禁摊派、收费等行为发生。依据规定,检查期间,检查组所需交通用车和工作用餐由各市小额贷款公司主管部门给以支持,不准接受被检查单位的任何礼金、礼品,不准向被检查单位提出任何与检查无关的要求。
由于各市管理办法不同,所以检查定性的依据不同。“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检查,执行有宽有严的原则。”郭保民称。
检查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涉及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合规性问题的处理意见,组长可签字确认。对于涉及小额贷款公司业务整改,停业整顿、主体资格非法、非法集资等行为时,将由联席会议讨论研究决定。
控量提质
整改之后,对于小额贷款公司今后的发展,郭保民认为,“总体上看,山西小额贷款公司未来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自身贷款技术和风险控制技术日臻完善的前提下,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将大有可为。”
郭保民表示,下一阶段,省金融办将在关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数量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发展质量,增强小额贷款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郭保民透露,下一步,省金融办将着手培育有成长性、发展较好的小额贷款公司,构建以注册资本金1亿元以上的小额贷款公司为主体的多层次、差别化的机构布局。着力培育一批注册资本金超过5亿元以上、经营管理较好、风险管控能力较强、有一定影响力的中额贷款公司。
“这是山西的一大创新。”郭保民说。
他指出,省金融办将不遗余力继续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支持商业性小额信贷和公益性小额信贷共同发展,防止出现小额信贷的误解和健康发展势头的逆转。
另外,针对农民、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省金融办将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开发设计信贷产品,控制大额放贷,扩大客户数量和服务覆盖面,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引导民间资本“支农支小”的作用,使信贷资金流向需要资金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
拟借鉴商业银行管理经验
小额贷款公司是引导民间资金进入的一个很好的平台。”郭保民透露,下一步,山西金融办将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借鉴商业银行管理经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拨备水平,有效应对和积极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
郭保民介绍,目前,省金融办正在制定全省统一的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实现对全省小额贷款公司的统一标准管理。检查结束后,将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备案制度,明确备案程序及内容。并于6月底前完成对全省合规小额贷款公司的备案,同时,建立各市监管部门监督考核评价体系。
另一方面,山西省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协会的组建步伐也将尽快落地。
目前,山西省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协会筹备工作组已起草山西省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协会章程、选举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等草案,正在征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意见。
“通过各市主管部门征求协会发起单位和理事单位意见,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协会的组建。”郭保民表示。
本文源自山西青年报